新能源汽車制造商賽力斯正式開啟了在香港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征程。據(jù)4月28日港交所披露的招股書,賽力斯是全球第四家實現(xiàn)年度盈利的新能源車企,已經與華為打造的問界品牌共同構建了M9、M8、M7和M5等四款車型。然而,賽力斯面臨著汽車行業(yè)的激烈競爭,招股書中也提到,賽力斯可能無法在中國汽車市場獲得有效競爭。
據(jù)招股書,賽力斯在2024年實現(xiàn)了扭虧為盈,歸母凈利潤達到59.46億元,扣非后凈利潤為55.73億元。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其在2024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了42.69萬輛,同比增長了182.84%。然而,進入2025年,賽力斯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xiàn)了下滑,第一季度銷量達到54552輛,同比下降了42.47%。這也意味著,賽力斯在銷量未能持續(xù)上升的情況下,其持續(xù)盈利能力受到了考驗。
賽力斯計劃持續(xù)擴大汽車供應,但其近期銷量突然同比下降,可能會導致其面臨供需矛盾。賽力斯需要擴大零售、交付、銷售及服務網(wǎng)絡,以及管理不同車型以應對這一挑戰(zhàn)。同時,賽力斯需要有效管理存貨,如果公司的存貨水平超過需求,可能會導致存貨撇減或沖銷,以及以折扣價格出售過剩存貨,從而對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賽力斯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供應商依賴,這將影響其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賽力斯向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分別為139億元、154億元、722億元,占總采購金額的比例分別為34.7%、36.9%、51.9%。賽力斯向第一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分別為58億元、72億元、420億元,占總采購金額的比例分別為14.5%、17.4%及30.2%。
賽力斯的這次IPO之路充滿了挑戰(zhàn)和機遇,未來其如何應對銷量下滑、存貨管理和供應商依賴等問題,將對其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截至4月28日收盤,賽力斯在A股股價報127.25元/股,跌幅為1.35%,總市值為207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