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室溫超導站在了風口上。一句話解釋室溫超導的重要性,即它將顛覆現(xiàn)有人類對電的利用方式,這甚至比能源領域的革命更深刻,因為不管什么能源,最終還是以電能的形式輸出的。
今年7月,韓國的物理學家發(fā)表論文聲稱,發(fā)現(xiàn)世界首個室溫常壓超導體——LK-99,這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此后,全球多個實驗室開始驗證、復現(xiàn)。
8月1日,B站UP主關山口男子技師發(fā)布視頻宣布,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學院博士后武浩、博士生楊麗,在常海欣教授的指導下,成功首次驗證合成了可以磁懸浮的LK-99晶體,該晶體懸浮的角度比Sukbae Lee等人獲得的樣品磁懸浮角度更大,有望實現(xiàn)真正意義的無接觸超導磁懸浮。
從發(fā)布的視頻來看,華中科技大學研究團隊合成的LK-99晶體,即是顯微鏡下的“小黑點”,直徑以微米計算。將一塊釹鐵硼磁體放在其下,“小黑點”隨著釹鐵硼磁體的靠近和遠離,不停地倒下或立起,無論S極還是N極均產生上述反應,即排斥和磁極無關,顯現(xiàn)出抗磁性。
據財聯(lián)社報道,對該UP主上傳的題為“LK-99(潛在室溫超導材料)驗證”實驗視頻,華中科技大學常海欣教授證實該視頻確實出自所屬團隊。(校對/趙碧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