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市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在報告中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同比增長6.7%,達到6140萬臺。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個人電腦廠商在美國關稅生效前加速出貨,以及在Windows 10支持終止后,人工智能個人電腦的普及率不斷提高 。然而,由于庫存水平可能在未來幾周內趨于穩(wěn)定,這種激增可能是短暫的。 預計美國關稅的影響將抑制2025年的增長勢頭。
從廠商表現(xiàn)看,蘋果和聯(lián)想在本季度表現(xiàn)強勁,主要得益于新產品的發(fā)布和市場動態(tài)。受其基于AI技術的M4 MacBook系列的推動,蘋果的出貨量同比增長17%。聯(lián)想11%的增幅反映了其向AI技術的PC領域的擴張以及其多元化的產品組合。聯(lián)想在本季度仍然是市場份額最大的品牌。 另一方面,惠普和戴爾在本季度受益于美國市場的拉動,分別實現(xiàn)了6%和4%的同比增長,并在第一季度保持了第二和第三的位置。另外,在關稅不確定性到來之前,其他主要品牌也紛紛拉動美國市場的銷售,導致市場份額進一步向主要品牌靠攏。
從地區(qū)表現(xiàn)來看,該機構稱,全球個人電腦制造業(yè)格局仍然主要集中在中國,這給該行業(yè)在短期內降低關稅風險帶來了重大挑戰(zhàn)。盡管美國近期宣布取消筆記本電腦關稅,但由于特朗普政府計劃在下一季度對半導體和其他科技產品征收新關稅,不確定性依然存在。(校對/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