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半導體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Wong Siew Hai(王壽苔)表示,馬來西亞的芯片公司正在抑制投資和擴張,因為他們正在等待美國關稅政策的明確性。
王壽苔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馬來西亞芯片公司希望美國政府能夠在 8 月 1 日特朗普宣布提高關稅的最后期限之后繼續(xù)免除半導體關稅。
“如果情況明朗,我認為投資將會持續(xù),”他說,“大家都在觀望,看看事情會如何發(fā)展?!?/p>
特朗普表示,他正在考慮對包括半導體在內的特定行業(yè)進一步征收關稅。周一,他宣布,除非馬來西亞與美國政府達成協(xié)議,否則馬來西亞可能在8月1日被征收25%的關稅——“與行業(yè)關稅分開”。今年4月,馬來西亞最初被征收24%的關稅,之后美國宣布為期90天的暫停期,將對馬來西亞商品的關稅稅率降至10%,以促進談判。
美國是馬來西亞第三大半導體出口市場。馬來西亞封裝了全球約十分之一的芯片,而約五分之二的出口產品是電氣和電子產品。
王壽苔表示,自馬來西亞于7月1日起提高銷售和服務稅以來,該行業(yè)的經營成本已略有上升,部分公司受到的影響較大。雖然他無法量化具體影響,但他表示,這是企業(yè)必須承受的。
他說:“馬來西亞公司必須通過人工智能、自動化、機器人技術加倍提高生產力,才能在全球具有競爭力?!?/p>
2024年,馬來西亞承諾至少投入250億林吉特(約合59億美元)支持其半導體產業(yè),力求在中美緊張關系沖擊全球供應鏈之際提升其在半導體產業(yè)中的地位。馬來西亞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出口額翻一番,達到1.2萬億林吉特,鞏固其全球第六大芯片出口國的地位。馬來西亞擁有英特爾、格羅方德和英飛凌的多家芯片封裝工廠,使其成為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區(qū)域樞紐。(校對/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