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司法部和內務省將敦促數十家主要是科技領域的外國公司在日本注冊,作為遏制網絡不實和騷擾信息努力的一部分。
法律規(guī)定,在日本開展業(yè)務的公司必須在日本注冊其全球總部。這樣一來,日本的網絡騷擾和誹謗受害者就更容易起訴這些公司,并要求其提供有關施暴者的信息。
不遵守規(guī)定的公司將面臨最高100萬日元(當前約合6800美元)的罰款,但執(zhí)行情況并不理想。
日本法務省和總務省已于2022年通知其他48家公司,包括谷歌、微軟和Facebook母公司Meta,在日本注冊其全球總部。在此之前,這些公司只注冊了處理宣傳和營銷等事務的本地子公司。
其中,有37家公司遵守了這一規(guī)定,而另外11家公司則停止了在日本的電信業(yè)務。
即將采取的行動針對的是初創(chuàng)公司和其他已告知日本內務省從事電信業(yè)務的公司。據稱,名單中包括與社交媒體相關的公司。
網絡騷擾已成為日本的一個主要問題。非法有害熱線是一個為應對網絡騷擾提供建議的組織,2022財年該組織共收到5745次咨詢,這一數字連續(xù)第八年超過5000。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能(AI)和新社交媒體平臺的興起,預計這一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早在2022年,一些公司就不愿在日本注冊,因為擔心這樣做會增加他們的稅務負擔。為了鼓勵更多公司注冊,日本國稅廳2023年表示,注冊不會影響公司的稅負。
另一個復雜因素源于一項要求,即在日本注冊的公司必須至少列出一名當地的代表。而許多外國企業(yè)將業(yè)務外包給當地代理,或由律師事務所代理。
日本法務省表示,外國公司可以列出一個企業(yè)而不是個人作為其在日本的代表。
日本法務省的一位代表說:“我們已經消除了在日本注冊的主要障礙,因此我們希望企業(yè)能夠響應這一要求?!?/p>
今年2月,日本自民黨在給內閣辦公室的建議中警告說,通過社交媒體進行的在線攻擊日益復雜,將外國公司的注冊列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步驟。(校對/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