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4月2日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對中國、印度、越南等主要蘋果生產基地所在國征收更高關稅,受此消息影響,蘋果產業(yè)鏈A股上市公司股價全線走低。
花旗銀行研報指出,當前蘋果公司逾90%的制造環(huán)節(jié)集中在中國,若出現(xiàn)以下情形:1)未能獲得中美加征關稅的豁免資格;2)需為來自中國的產品承擔累計達54%的關稅稅率;3)未通過產品提價將額外成本傳導至終端市場,該公司整體毛利率可能面臨約9個百分點的下滑壓力。
蘋果此前為規(guī)避貿易風險,已將部分產能從中國轉移至越南、印度等地。但新關稅政策覆蓋了這些替代生產基地,導致蘋果的多元化布局“適得其反”。此外,蘋果在美國本土僅有一條Mac Pro生產線,且大量零部件仍需從中國進口,進一步暴露其供應鏈脆弱性。
若蘋果選擇自行吸收關稅成本,其毛利率可能減少2-3個百分點;若漲價轉嫁消費者,則可能抑制需求。彭博智庫預測,蘋果需漲價約15%才能抵消關稅影響,但當前消費電子需求已顯疲軟,漲價風險極高。
截至發(fā)稿前,蘋果產業(yè)鏈藍特光學、藍思科技、東山精密、立訊精密等公司股價跌幅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