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在多方應用的需求共同催化下,功率市場正在“轉危為安”。自2024年第一季度起,消費電子行業(yè)開始復蘇,手機、電腦、平板等產品的出貨量逐漸增加,對功率半導體的需求也隨之回暖;汽車電氣化、智能化和網聯化的加速發(fā)展,汽車電子對功率半導體的需求呈現爆發(fā)式增長;AI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帶動了云端服務器、數據中心等領域對高性能計算的需求,進而促使對功率半導體的需求提升。
中低壓MOS產品價格自年初調漲
起初,揚州晶新微電子的調價溝通函在業(yè)界流傳,函內表示2023年以來,國內芯片市場惡性競爭,價格不斷下滑,內卷極其嚴重,整個產業(yè)鏈苦不堪言。揚州晶新公司此前犧牲產能來保證產品品質的進一步提升,導致生產成本不斷增加,因而決定從2024年1月1日發(fā)貨起對所有背錫芯片價格上調10%~15%。
隨后,藍影電子、高格芯微、三聯盛、深微半導體等中小公司發(fā)布漲價函,功率半導體相關廠商開閘放水般集中宣布調價。其中,藍影電子發(fā)布《關于產品價格調整通知》,通知公司獨自承擔材料及人工成本增加,原有價格已難以滿足供貨需求,決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全系列產品單價上調10%~18%;三聯盛公司發(fā)布《調價溝通函》,決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全系列產品單價上調10%~20%;深微半導體《產品價格調整通知函》表示,對新收到的訂單全面上浮價格,SOD-123/SOD-323/SOD-523 封裝系列漲幅10~20%,SOT-23 封裝系列漲幅15~25%,SOT23-3L/SOT23-5L/SOT23-6L封裝系列漲幅15~25%,SOT-323/SOT-353/SOT-363/SOT-563封裝系列漲幅10~20%。
功率IDM捷捷微電發(fā)布漲價函,擬自2024年1月15日起對Trench MoS產品線單價上調5%~10%,打響了上市公司功率產品漲價的第一槍。華潤微在接待機構調研時表示,針對部分中低壓產品,公司在5-6月有漲價/談價動作。揚杰科技也有消息傳出,在今年六月針對部分中低壓產品有漲價動作。
然而士蘭微卻表示,公司客戶和產品線較多,價格策略不一樣,當前市場環(huán)境下僅看到局部有所回暖,汽車、家電、消費電子行情沒有特別大的變化,整體需求增長不足以支撐全面漲價。華虹半導體認為,部分功率器件的需求增長可能未達到促使價格上漲的程度,不同客戶對功率器件的需求存在差異,一些重要客戶可能簽訂了長期穩(wěn)定的合同,價格相對固定。
為什么功率半導體會在這個時間段開始漲價?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其一,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漲,當前銅價出現上漲,帶動引線框架等封裝材料價格同步上漲;其二,人工成本上漲,包括人工、房租、稅費等方面支出增加。
調研機構宣稱,涉及漲價的產品多數為消費、工業(yè)市場的中低壓產品,這些產品庫存消化更早,整體與IC設計景氣復蘇節(jié)奏一致,展現出復蘇跡象。而高壓段受2023年行業(yè)庫存高企影響,需求正處于低谷但在2024維持穩(wěn)定。隨著2025年消費電子市場復蘇和美聯儲利率政策調整,預計市場全面復蘇將在2025年全面到來。
調價反映了市場供需的變化,對于投資者來說,這意味著一些企業(yè)可能面臨經營壓力,但也意味著一些機會的出現。投資者可以關注那些庫存積壓、價格降低的企業(yè),以及那些能夠適應市場變化、調整價格策略的企業(yè)。
功率產能利用率幾近滿產
目前全球功率器件和分立器件產能整體處于供給過剩的狀態(tài),如果細分,會發(fā)現現有的功率產品產能大多是2000年以前建設的,或者是淘汰的用來做邏輯或存儲產品的產能,在產品質量和工控能力方面難以達到客戶新的需求。此外,在下游AI算力、汽車電氣化和智能化等新興應用市場的加速催化下,功率半導體市場的需求已經開始恢復增長,龍頭廠商的產能利用率重回高位。
根據長城證券2024年12月10日發(fā)布的研究報告,士蘭微在2024年第三季度,8英寸線、12英寸線IGBT芯片產能已接近滿載。子公司士蘭集成5、6英寸芯片生產線、子公司士蘭集昕8英寸芯片生產線、重要參股企業(yè)士蘭集科12英寸芯片生產線均保持滿負荷生產,士蘭微預計4季度5、6、8、12英寸芯片生產線將繼續(xù)保持滿產。
華潤微在2024年6月28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6英寸及8英寸產能利用率已達到100%。根據三季度接單情況看,四季度基本保持滿載狀態(tài)。當前,公司12英寸處于爬坡上量以及客戶驗證階段,從投料情況看基本處于滿載狀態(tài)。截至2024年9月,重慶12英寸產線產能超過了2萬片/月,投料處于滿載狀態(tài),預計24年底產能將達到3萬片/月。深圳12寸產線則聚焦40-90nm功率 IC和MCU等產品,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預計年底通線。
據華鑫證券研究報告,2024年上半年捷捷微電產能利用率已達96.05%。公司下游消費和家電等應用領域需求復蘇,中低壓功率器件訂單需求旺盛,產能利用率維持較高水平。
東海證券2024年10月29日研究報告顯示,揚杰科技除光伏外的其他主要產線基本處于滿產狀態(tài),部分產品如汽車電子還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今年以來,公司的產能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基本處于滿產狀態(tài)。
華虹半導體2024年第三季度8英寸/12英寸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13.0%/98.5%,總體產能利用率為105.3%,但公司表示功率半導體等需求情況的改善仍有待觀察。
然而,中芯國際聯席 CEO 趙海軍近期在三季度業(yè)績會上表示,公司將部分邏輯電路產能轉向功率器件,是為了更好地滿足汽車工業(yè)和新能源市場迅速發(fā)展的需求。隨著全球對新能源汽車及可再生能源的重視,功率器件的市場需求顯著上升,這一調整有助于中芯國際在新興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當產能利用率高時,意味著市場供應相對緊張,企業(yè)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更多的定價權,為產品價格的企穩(wěn)和上漲提供了基礎。新建半導體生產線需要巨額的投資和較長的建設周期,從規(guī)劃到投產通常需要數年時間。目前全球范圍內,功率半導體產能的擴張速度相對較慢,難以在短期內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因而,投資者或可對2025年整個功率市場有較為積極的展望。
功率市場并購頻發(fā)
今年以來,功率半導體市場競爭激烈,國際上有英飛凌、安森美等行業(yè)巨頭,國內也有士蘭微、華潤微、揚杰科技等眾多企業(yè)。新的功率半導體公司在技術、市場份額、客戶資源等方面面臨較大競爭壓力,盈利空間受限,影響上市吸引力,轉而投向上市公司的懷抱。
友阿股份作為百貨零售企業(yè)跨界收購尚陽通,在業(yè)內引起不小反響。尚陽通在高性能半導體功率器件的研發(fā)、設計和銷售方面表現出色,擁有眾多授權專利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收購完成后,友阿股份將切入功率半導體領域,打造第二增長曲線,有望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也為尚陽通提供了更廣闊的發(fā)展平臺和資金支持,可能加速其在功率半導體市場的發(fā)展,進一步提升其市場份額和競爭力,也將為國內功率半導體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加劇市場競爭。
中瓷電子擬收購國聯萬眾5.3971%股權,交易完成后,國聯萬眾將成為中瓷電子的全資子公司。國聯萬眾是中瓷電子前次重大資產重組的標的公司之一,且為配套募集資金投資項目 “第三代半導體工藝及封測平臺建設項目”及 “碳化硅高壓功率模塊關鍵技術研發(fā)項目” 的實施主體。此次收購將加強中瓷電子在碳化硅功率半導體領域的布局,提升在碳化硅高壓功率模塊關鍵技術研發(fā)和生產方面的能力,滿足車規(guī)級、風力發(fā)電、高壓電網等應用的碳化硅功率模塊產品產能需求,推動國內碳化硅功率半導體產業(yè)的發(fā)展。
芯聯集成對價58.97億元收購參股子公司芯聯越州剩余72.33%的股權。芯聯集成及芯聯越州均是國內高端功率半導體及 MEMS 制造的領先企業(yè),通過整合管控實現對8英寸硅基產能的一體化管理,也將提升國內在高端功率半導體及 MEMS 制造領域的競爭力。
隨著功率半導體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變革,如碳化硅、氮化鎵等新材料的應用以及新能源汽車、5G 通信、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崛起,企業(yè)需要通過并購來快速調整戰(zhàn)略布局,抓住新的市場機遇,實現轉型升級。通過并購,企業(yè)能夠快速獲取關鍵技術和知識產權,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加速產品研發(fā)和升級換代,在技術創(chuàng)新、產品質量、價格策略等方面更具競爭力,從而在市場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更好地應對競爭對手的挑戰(zhàn)。
總結
整體來看,2024 年,在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功率半導體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各大晶圓代工廠的產能接近滿載,部分功率半導體公司產品價格上調,庫存持續(xù)優(yōu)化,逐漸走出 2023 年的周期谷底。同時,功率半導體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寬,使其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新興應用場景中展現出巨大的潛力,正朝著更高功率密度、更小體積、更低功耗及損耗的方向演進。雖然,行業(yè)也面臨著如市場競爭激烈、高端產品被國外巨頭占據一定優(yōu)勢等挑戰(zhàn),但國內企業(yè)在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和市場競爭力以實現國產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