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Nature雜志發(fā)文《LK-99不是室溫超導體——科學偵探如何解開這個謎團》。該文由曾在費米實驗室工作的科學作家Dan Garisto撰寫,“研究表明,材料中的雜質——特別是硫化銅,是其電阻率急劇下降和磁鐵上部分懸浮顯示的原因,其特性類似于超導體所表現(xiàn)出的特性。”
Dan Garisto提到來自中國的研究團隊的發(fā)現(xiàn):“韓國團隊的主張基于LK-99的兩個特性:懸浮在磁鐵上方、電阻率突然下降。但北京大學團隊與中國科學院為這些現(xiàn)象找到了原因?!?/span>
文章提到近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固體研究所的科學家帕斯卡·普帕爾(Pascal Puphal)提交預印本論文。該論文稱,成功合成LK-99單晶體,實驗結果排除該晶體樣品存在超導電性的可能性。X射線分析顯示,銅在整個樣品中分布不均。
研究小組認為,LK-99中看到的超導性跡象可歸因于硫化亞銅雜質;而他們制備的LK-99晶體中不含有硫化亞銅雜質。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凝聚態(tài)實驗家Inna Vishik表示:“我認為,這件事已經(jīng)劃上句號,可以到此為止了?!保ㄐ?趙碧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