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頂級芯片設備制造商的盈利開始出現(xiàn)分化,一些制造商因對中國的銷售額下降而失去動力,而另一些制造商則利用了對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
全球10家日本、美國和歐洲制造商中有5家報告第二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或增幅低于去年同期。
由于對與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相關的最先進設備的需求旺盛,10家半導體設備商的合并凈利潤保持穩(wěn)健,連續(xù)第五個季度增長約40%,達到94億美元。
泛林集團(Lam Research)第二季度的凈利潤飆升69%,得益于其用于高帶寬存儲器(HBM)和先進邏輯芯片的沉積和蝕刻設備的強勁銷售。科磊(KLA)的凈利潤增長了44%,得益于其用于先進封裝的檢測和測量設備的增長。
荷蘭的ASML和ASM International的利潤增幅也高于2024年同期,日本的愛德萬測試(Advantest)也是如此。
但日本的TEL、Screen Holdings以及美國的泰瑞達公司的凈利潤在去年同期增長50%至90%以上后均出現(xiàn)下滑。美國的應用材料公司和日本的迪斯科公司增幅均有所放緩,其中迪斯科公司的增幅從87%暴跌至0.2%。
對華銷售放緩是一個主要因素。由于美國出口限制促使中國政府推動國內芯片生產,中國芯片制造商曾爭相購買制造設備,但這種賣方市場已基本走到盡頭。九家披露中國銷售額的公司報告稱,其銷售額合計下降5%,至93億美元,占總銷售額的30%,低于2023年末至2024年初的40%左右。
TEL 39%的銷售額來自中國,較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
Screen總裁后藤正人(Toshio Hiroe)也對中國市場發(fā)表了評論?!爸袊就凉檀_實正在崛起,主要集中在存儲和功率半導體領域,”他表示,“未來技術差距將逐漸縮小?!?/p>
除應用材料公司外,五家美國和歐洲公司預計第三季度銷售額將有所增長。分析師預測顯示,四家日本公司也有望實現(xiàn)營收增長。(校對/趙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