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制造商富士康發(fā)布報告顯示,憑借其快速增長的人工智能服務器業(yè)務,公司第二季度營業(yè)利潤同比增長27%,并預計第三季度營收將進一步增長。
財報顯示,2025年4-6月期間,富士康實現凈利潤444億新臺幣(14.8億美元),超出分析師預期的388億新臺幣。當季營收同比增長16%至1.79萬億新臺幣(約合597.3億美元),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據報道,該公司生產專為AI工作負載設計的服務器機架,并已成為美國AI芯片明星企業(yè)英偉達的重要合作伙伴。在第二季度,富士康的服務器產品銷售首次超過智能消費電子產品,占總營收的41%,而后者占比為35%。
在財報中,富士康預測其AI服務器業(yè)務將繼續(xù)推動本季度增長,預計營收同比增長超過170%。
富士康本月早些時候表示,預計第三季度整體營收將進一步增長,但也指出將密切關注"不斷變化的全球政治和經濟條件"的影響。
7月底,富士康宣布入股工業(yè)電機制造商東元電機(TECO Electric & Machinery),建立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更多AI數據中心。此外,該公司還展示了向新領域擴張的意愿,包括電動汽車組裝和半導體制造。
然而,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全球關稅政策可能影響富士康今年的業(yè)績展望。為應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該公司已將面向美國市場的iPhone最終生產環(huán)節(jié)大部分轉移至印度。目前,中國臺灣已被美國征收20%的"臨時關稅",但據悉貿易談判仍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