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亞洲十八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蘋果公司已與供應商討論,考慮在臺灣地區(qū)建立折疊式iPhone測試生產線,目標是在印度進行量產,并于2026年正式推出上市。蘋果希望以這種臺灣地區(qū)測試、印度生產模式,避開地緣政治風險。
消息人士表示,蘋果目標是2026年總手機出貨量成長百分之十,并認為推出備受期待的折疊機種,將有助達成目標。若此計劃成功,有助于蘋果加快新產品開發(fā)移出中國大陸的步伐。
三位知情人士說,討論的目的在于運用蘋果供應商在臺灣的工程資源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建立一個迷你實驗生產線用來驗證設備、并微調折疊式iPhone的制造參數(shù)及生產流程。一旦所有環(huán)節(jié)確定,蘋果將把這套流程復制到印度進行量產。此舉將縮短蘋果推出折疊式iPhone的學習曲線,并有助于確保在印度順利量產。
消息人士指出,蘋果的臺灣地區(qū)測試、印度生產策略,可望緩解地緣風險與物流障礙。
兩位知情人士說,蘋果供應商已看中臺灣北部的一塊土地,該計劃尚未最終確定。他們也指出,臺灣面臨土地與勞動力有限等挑戰(zhàn),即便只是實驗線,仍需約一千名操作人員。
知情人士向日經表示,蘋果已告訴幾家供應商,預計推出折疊式iPhone將帶動整體iPhone需求。確保這款新型態(tài)產品順利生產,對蘋果實現(xiàn)明年的目標日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