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美關稅談判發(fā)表聯合聲明。其中,美國24%的關稅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實施,同時保留按第14257號行政令的規(guī)定對相關商品加征剩余10%的關稅。而這一變化對蘋果產品的出貨將產生重要影響。
針對中美關稅談判新進展,蘋果供應鏈布局和產品出貨動向備受外界關注。DIGITIMES分析師周延認為,中美關稅戰(zhàn)暫時趨緩,短期內蘋果整體供應鏈壓力減緩,“分散布局速度不會加快”,但長遠來看,蘋果分散供應鏈布局的態(tài)勢不變。
此外,從運營角度來看,蘋果分散供應鏈布局,才能管控成本、提升經濟效益,且各國主要市場積極布局自主供應鏈,蘋果也因應相關區(qū)域制造態(tài)勢,分散供應鏈,未來課題在于分散供應鏈的成本,如何轉嫁給供應商。
5月初,蘋果CEO庫克在業(yè)績說明會中透露,因應關稅變數,蘋果持續(xù)調整供應鏈產能布局,到第2季大部分銷售至美國市場的iPhone產品,主要由印度廠區(qū)生產,第2季幾乎所有銷售至美國的iPad、Mac、Apple Watch、AirPods等,都會由越南廠區(qū)生產。
至于在美國以外市場,庫克指出,蘋果大部分產品的生產來源地仍以中國為主。
周延表示,蘋果供應鏈持續(xù)在印度擴充iPhone產能以因應美國市場需求,但臺商供應鏈不會放棄布局中國,因為在中國產生產的蘋果產品,可以銷往日本、韓國、歐盟等非美市場,在中國產生產仍具備成本效益。
此外,一位在蘋果供應鏈臺廠擔任10多年的主管坦言,“暫時可以松一口氣了”,因為中美關稅戰(zhàn)暫時緩和,之前包括零組件、組裝代工等廠商在海外擴充新產能的壓力,短期內可以漸漸舒緩。從長遠來看,蘋果供應鏈生產制造據點會因應中美市場各自要求,分散供應鏈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