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可穿戴設備市場。有時,它也也會上升為最大的智能手表市場。然而,在第二季度,印度的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同比下降了 10%,降至 2950 萬塊。分析公司 IDC 本周發(fā)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的出貨量為 5510 萬塊,同比下降了 4.7%。市場分析師認為,未來幾個季度這一下降幅度可能會繼續(xù)擴大,主要品類就是智能手表。
調查顯示,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表出貨量同比下降 27.4%,從近 1280 萬塊降至 930 萬塊。Counterpoint 證實,根據(jù)其分析,印度智能手表市場的年同比降幅高達 30%。
今年早些時候,印度智能手表廠商面臨著不知名品牌突然崛起的壓力。與此同時,知名品牌也未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一些廠商開始涉足 其他領域,包括智能手環(huán),以獲取收入。
IDC 報告稱,智能手表在整個可穿戴設備市場中的份額從上一年的 39% 降至 31.5%。
"創(chuàng)新疲勞或硬件枯竭是印度智能手表市場下滑的主要原因,"IDC智能可穿戴設備高級市場分析師維卡斯-夏爾馬(Vikas Sharma)告訴TechCrunch。"大多數(shù)本土品牌推出的機型都沒有任何新功能。"
印度智能手表市場的前三名都是國內品牌:Noise、Fire-Boltt 和 boAt。它們在第二季度都出現(xiàn)了大幅下滑。由于各品牌紛紛降價清理庫存,印度智能手表的平均售價也從一年前的 25.6 美元降至 20.6 美元。
但降價未能吸引顧客。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Anshika Jain介紹說:"由于功能差異化小,市場創(chuàng)新有限,消費者并不熱衷于購買新的智能手表或更換現(xiàn)有手表。"
賈因補充說,智能手表的吸引力主要推動了其過去幾年在印度的高速增長。不過,她指出,隨著該領域最初的熱潮逐漸減退,這一增長階段目前正在降溫。這也反映在增長率下降和前景黯淡上。
IDC 報告稱,與簡單款式不同,高級智能手表(擁有應用商店并運行完整的操作系統(tǒng))增長了 21.9%,市場份額從 1.5% 增長到 2.5%。
不過,該公司證實,蘋果和三星的季度出貨量分別下降了約 29% 和 26%,各自的市場份額也有所下降。
該公司稱,蘋果公司第二季度在印度智能手表市場的出貨量約為 3.5 萬至 4 萬塊 Apple Watch,占據(jù)了 0.5%的市場份額,而三星公司第二季度的出貨量為 7.5 萬至 8 萬塊,占據(jù)了 0.9%的市場份額。
夏爾馬說,蘋果和三星的市場份額下滑是周期性的。他說:"三星在第二季度末推出了新款手表,但沒有提供捆綁優(yōu)惠;此外,由于在線銷售的存在,人們通常會等待高價手表的優(yōu)惠。有一段時間,三星停止了捆綁優(yōu)惠(過去,顧客在購買旗艦智能手機時,智能手表的價格約為 36 美元)。"
這位分析師還指出,Apple Watch 系列產品已經到了更新?lián)Q代的時候,因此該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專注于清理舊庫存。
隨著一些印度公司推出運行Android操作系統(tǒng)的新機型,高級智能手表市場的整體份額有所增長。這是完整的Android系統(tǒng)--而不是穿戴式操作系統(tǒng)--以及Play應用商店。一些公司將這些設備稱為"WristPhones",因為它們帶有一個nano SIM卡插槽,并支持語音通話。
不過,IDC 預測印度智能手表的年出貨量將下降 10%。同樣,Counterpoint 也認為印度今年的智能手表出貨量將出現(xiàn)兩位數(shù)的下降。
在智能手表下滑的同時,根據(jù) IDC 的數(shù)據(jù),印度的耳機數(shù)量仍然持平,第二季度的出貨量為 2 010 萬部。同比增長 0.7%。真正的無線立體聲(TWS)領域同比增長 9.1%,份額從一年前的 65.5%增至 71%。然而,被 IDC 歸為一類的系繩式(或頸帶式)和罩耳式耳機則下降了 16.1%,降至 580 萬臺。
在印度,國內品牌繼續(xù)主導該細分市場,其次是中國智能手機供應商Oppo及其子品牌Realme。蘋果(及其子公司 Beats)和三星(包括子品牌 JBL、Infinity 和 Harman)則分別占耳機總出貨量的 0.9% 和 2.3%。
夏爾馬表示,耳機市場的下滑是暫時的,因為 TWS 耳機的需求依然存在。印度還銷售大量非品牌耳塞,這些耳塞在網上和商店均有銷售。不過,IDC 并不跟蹤這些產品。
與第二季度相比,[耳機]第三季度的銷量將非常大。相比之下,智能手表至少要到 2026 年才會出現(xiàn)增長。2026 年及以后,預計市場將在智能手表更新的使用案例的推動下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