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坦福教授張首晟
鳳凰科技訊(作者/朱旭冬)4月1日消息,斯坦福教授、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張首晟在IT領袖峰會上接受鳳凰科技記者和鳳凰科技特約嘉賓雷建平的采訪時表示,無人駕駛是人工智能當前最好的應用場景之一。
張首晟表示,由于算法不斷的改進,無人駕駛將會出現日新月異的變化。他認為,在算法層面,美國現在處于領先,但中國網民多,以后會產生更多數據。而且就算在算法層面,中國數學基礎教育非常好,也有很多這方面的人才。
中國有時候會為某項技術制定特殊的政策?!叭绻袊阋恍o人駕駛特區(qū),對中國在世界上無人駕駛領域的競爭力會有所提高?!彼f。
近幾年人工智能出現了很大的提升,除了算法的革新,還有計算能力的不斷提高和計算成本的不斷下降。這些都有利于人工智能在商業(yè)市場上的應用。
因為人工智能的火熱,這個領域也出現了人才爭奪戰(zhàn)。大公司在搶人才,創(chuàng)業(yè)公司也在搶人才,但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劣勢在于數據比較少。張首晟認為這會是創(chuàng)業(yè)公司面臨的一大難題。
以下為采訪實錄:
記者:您怎么看中美兩國AI的發(fā)展?
張首晟:一個實體的產生,一個是計算能力按照某種定律不斷的提高是一個實在算法,我想在現在目前的階段還是在算法層次,美國還是有相當的領先,但是中國有非常多的網民,所以今后的大數據的產生中國肯定會有所優(yōu)勢,所以這個兩方面的博弈還是非常精彩。
記者:我看像國內現在紛紛的在大力的投入AI這塊,比如騰訊挖了很多人去做AI,那您這塊怎么看待像百度和騰訊?
張首晟:我想中國就是在算法層次也應該有非常大的優(yōu)勢,因為算法最終還是數學,中國數學基礎教育非常好,而且這方面的人才也是非常多,另外我們也是看在國際上AI領域領先的有很多是華人,所以我想總的趨勢來看,中國的地位應該是會還蠻向國際接軌,如果在整個世界上現在主要能看到,美國和中國的兩家兩個國家的競爭。
記者:我們現在中美都非常強調無人駕駛這一塊,那好多人就是包括像李開復老師就說,無人駕駛可能在中國商用這塊還存在一些挑戰(zhàn),您怎么看?
張首晟:我覺得這個無人駕駛是AI現在最好的一個領域,我覺得這個領域尤其算法的改進,會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我是非常有信心,而且在中國某種程度上,中國由于政策的強度的推進,我想可能在某些特殊的地區(qū),可能會在一些特區(qū),中國是比較擅長搞特區(qū)的,可以搞一些無人車的特區(qū),這會對于整個世界的競爭力會有所提高。
記者:國內其實是還有很多電動車發(fā)展,相關的汽車行業(yè),樂視汽車這些發(fā)展,雖然有一些遭遇了一些波折,您怎么看待他們?
張首晟:我覺得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完全是兩回事情,這個完全分開來考慮,非電動的汽車照樣也是可以自動駕駛,我覺得大家在考慮機器人的時候,總是有兩個部分,有一個部分是機器人的大腦,有的是機器人的四肢,從機器人的四肢來講,它的增長還是會比較緩慢,最多是個現行的增長,但是機器人的大腦會急速的增長。
記者:我看您是教授也是投資人,也投了一家非常知名的云計算方面的企業(yè),您在投資這塊有什么經驗肯跟國內的?
張首晟:他可能有些優(yōu)勢是來進行他的生產,但是人工智能這一塊我覺得還是主要是大腦和算法,所以甚至應該作為地區(qū)的話,應該從生產慢慢變到程序數據。
記者:那也就是說在中國在很多的基礎科學這塊,其實還是缺乏像半導體這方面?
張首晟:對,我就是剛才講起人工智能有三個大的趨勢,其中有一個趨勢我們還沒提起,就是摩爾定理的趨勢,這是跟我個人的研究有關,我們也是非常有信心有新的材料發(fā)現,能夠來導致它的繼續(xù)推進,摩爾定理所以在整個人工智能的發(fā)展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這三個趨勢的匹配的一個增長,其中缺少一塊都不行。
記者:好非常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