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陸續(xù)公布2025年院士入選名單,經(jīng)過廣泛同行評審,西湖大學光電研究院院長仇旻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MAE)。
歐洲科學院由英國皇家學會和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瑞典等多個國家科學院于1988年共同發(fā)起成立,總部位于英國倫敦,是國際上學術領域最廣泛、影響最大的科學組織之一。該院院士包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生命科學4個學部、23個學科領域的國際著名學者,目前約有5500人,其中包括近9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歐洲科學院院士主要在歐洲各國院士中遴選,外籍院士通過率不超過5%。被提名為歐洲科學院院士的候選人首先由來自不同國家的院士推薦到所在的學部,經(jīng)學部委員會初審后推薦到提名委員會進行通訊評審,通過后提交給歐洲科學院專門委員會審議,最后由歐洲科學院的董事會選舉產(chǎn)生,是一項崇高的國際學術榮譽。
仇旻,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美國光學學會會士(Optica Fellow)、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SPIE Fellow)、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xié)會會士(IEEE Fellow)、中國光學學會會士(COS Fellow)、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會士(CSOE Fellow)、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現(xiàn)任西湖大學國強講席教授、副校長、工學院院長、西湖大學光電研究院院長。
1995年和1999年,仇旻先后獲浙江大學理學學士和凝聚態(tài)物理博士學位,2001年獲得瑞典皇家理工學院電磁理論工學博士學位,同年受聘為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助理教授,2005年晉升副教授,2009年晉升為光子學正教授。期間曾獲“瑞典戰(zhàn)略研究基金會”資助的“未來科研帶頭人”基金、瑞典國家科學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專門基金等。2010年仇旻全職回國,任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浙江大學現(xiàn)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18年加入西湖大學。
仇旻主要研究方向為微納光電子學,包括微納加工技術及儀器裝備、微納光子理論及光電器件、面向智能應用的關鍵理論與技術等,尤其在納米尺度光熱效應、激光與物質(zhì)相互作用及調(diào)控、碳化硅光子學等方面,取得了多項開創(chuàng)性成果。2017和2020年作為項目負責人分別牽頭“納米科技”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和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自由申請類)。2022年7月榮獲2021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在產(chǎn)業(yè)化方面,仇旻實驗室先后孵化出西湖儀器(杭州)技術有限公司(2021年)、慕德微納(杭州)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率先實現(xiàn)12英寸碳化硅襯底激光剝離及超輕薄碳化硅AR眼鏡關鍵技術突破,引領國內(nèi)先進半導體儀器裝備和晶圓級光器件光芯片產(chǎn)業(yè)“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