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來說,沒有什么比擁有國產版iPhone更大的勝利了,因為這項成就將驗證他加征關稅的計劃,以及“讓制造業(yè)回流美國”的競選承諾。
而美國政府顯然認為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xiàn)的,尤其是在他們打算對來自中國—— 蘋果公司目前的生產基地——的進口商品征收高達145%關稅的背景下。蘋果也已承諾在未來四年內,在美國國內投資5,000億美元。
白宮本州明確表示了立場:特朗普希望蘋果開始在美國生產該設備。并稱“如果蘋果不認為美國有這個能力,他們大概也不會投入這么大一筆資金?!?/p>
美國無法為iPhone“造鎮(zhèn)”
技術生態(tài)、供應鏈、先進人才全都缺
但事實遠非如此。由于缺乏足夠的生產設施與勞動力,蘋果不太可能在可預見的未來將iPhone 生產轉移到美國。此外,美國缺乏目前僅在亞洲才能找到的豐富的供應商、制造和工程技術生態(tài)系統(tǒng)。
蘋果現(xiàn)在更專注于將印度打造為其出口至美國的iPhone 新供應來源。該公司的合作伙伴正在印度建造全球第二大的iPhone 工廠,以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蘋果最大的FATP 設施(最終組裝、測試和包裝)規(guī)模龐大,對于亞洲以外的許多人來說難以理解。中國的制造產地本身幾乎就是城鎮(zhèn),擁有數(shù)十萬人口、學校、體育館、醫(yī)療設施和宿舍。鄭州的一家大型iPhone工廠甚至被稱為“iPhone城”。
“美國有哪一座城市會放下所有事情,專門生產iPhone?因為在中國,蘋果的供應鏈雇用了數(shù)百萬人,”新創(chuàng)公司共同創(chuàng)辦人、前蘋果制造工程師Matthew Moore說。 “波士頓的人口超過50萬,整座城市都得停擺來組裝iPhone?!?/p>
除了掌控制造營運,中國還擁有數(shù)以百萬計具備機械操作與iPhone 組裝所需技能的受訓勞工,而這個過程至今仍需要大量人工操作。
蘋果CEO庫克早在2017年即表示,中國早已不再是低勞動力成本國家了,蘋果之所以依賴中國,原因是技能和技能數(shù)量。
他當時表示,中國最先進的工具工程師足以填滿數(shù)個足球場,“但在美國,即使開個工具工程師會議,我都不確定能不能把會議室坐滿?!?/p>
iPhone制程變化頻繁復雜
百萬人力大軍自動化仍不切實際
一個常見的反論點是,蘋果應該利用其大量現(xiàn)金儲備,在美國購買數(shù)千英畝土地,打造一座完全自動化、由機器人操作的iPhone制造工廠。這樣就能排除所有與人力相關的制造挑戰(zhàn)。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接受CBS采訪時也表達類似看法,認為那支“由數(shù)百萬人組成的人力大軍”將會實現(xiàn)自動化。
但供應鏈專家和從事蘋果產品制造的人士表示,這還不切實際。即使中國擁有更低成本的自動化技術,也尚未能成功落實這樣的生產模式。他們表示,iPhone開發(fā)的速度也使得制程難以自動化,因為制程變化頻繁。此外,許多生產設備也是在中國制造的。
盡管蘋果確實已分散iPhone的生產基地,使中國的占比降至90%以下,但要在其他國家復制這套流程仍非常困難。
在印度打造新iPhone制造中心
蘋果花費了10年
到目前為止,在中國以外建立iPhone 制造中心的最大嘗試是在印度,這一切花了十年的時間才實現(xiàn)。盡管蘋果在巴西擁有一條小型iPhone 生產線,而且該生產線主要生產較不先進的機型。不過,印度工廠至少能將幫助蘋果避免中國關稅。
蘋果每年銷售超過2.2 億部iPhone,目前提供七種型號,均有多種顏色和儲存容量可供選擇。這使得制造過程更加復雜,中國提供的規(guī)模也更加重要。
Matthew Moore表示“iPhone是完全不同的產品”,將更簡單、變化更少的產品如iMac和iPad遷回美國制造可能會更容易。